新闻 > 新闻详情

蔬菜贴条码 需要加快规范化生产

发布时间:2020-01-31

输入号码,就能查到蔬菜产地,本是农产品溯源的有力举措。然而记者2日获悉,率先在全市实施蔬菜条码制的宜兴,两年多来却只覆盖了9家、约占当地1/3的农贸市场;市区也只有60%的农贸市场实施了条码制。“在国内外对食品的生产方式、质量标准等要求越来越高的形势下,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显。”多名农林专家表示,要加快蔬菜条码制建设步伐,则需促进规范化生产以及提高百姓意识这两端。 


在周铁农贸市场,五六十户摊主在装蔬菜的塑料袋上,都贴上了统一印制、每个农户号码都不同的条形码。“这相当于一张发票,消费者发现买的菜有问题,可将号码输入宜兴蔬菜质量安全追溯平台,就能找到蔬菜生产者,凭此向其追究赔偿。”宜兴农林局人士说。为鼓励农户使用条码,目前宜兴农委对农户不收取任何费用。但奇怪的是,消费者对条码制的反响并不积极。正在买菜的周阿婆说不会每次买菜都索要条码:“我们买菜认的是新鲜、价格实惠,现在基地、市场都有检测,只要认准固定的摊位买菜,不会有啥问题。”这种无所谓的态度,影响了菜农对条码制的重视程度。离此10余公里远一家未实行条码制的农贸市场内,一些正在卖菜的菜农说,目前同一区域、同样的蔬菜,不贴条码的与贴条码的价格一样、受欢迎程度一样,农户还无需登记播种、打农药等信息,当然选省心省力的方式了。  


菜农赵罗君告诉记者,实施条码制的农户要做好播种、打农药等台账,会更加主动地按规定生产,“如蔬菜打农药后一般要隔七天才能上市,而散种的农户可能会抱着侥幸心理而提前上市。”据了解,现在蔬菜生产大多以合作社为单位进行,机制健全的由合作社统一供种、管理,并有健全的台账,相关安全信息就能进入蔬菜安全监管平台,依托于平台的条码制就能运行。但目前不少合作社对生产管理松散,农户多凭经验“各自为战”,再加上农户多为老年人,不会用电脑,无法将信息传入监管平台,从而限制了条码制的脚步。 


如何使条码制尽快完善、通畅呢?业内人士认为根本问题在生产环节,需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生产适度规模经营,规范农民合作社运行,使其真正对社内农户的生产、经营进行统一管理;政府也应加大投入,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,对农资供应、技术标准、土壤净化处理等实时监管,促进农户按规范生产,健全台账,最终让消费者通过电子监管平台就能查到蔬菜的播种、除虫、打农药等信息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。而当前亟需通过多种方式提升百姓的安全消费意识,如分批在市场、社区多频次开展农产品安全讲座、对比试验等,推动消费者积极购买贴标蔬菜。

;